实见汇文-展现真实之美

抖音新书朱元璋朱拓在线小说全文免费阅读_朱元璋十八子打造岭南小说全本免费阅读

朱元璋朱拓 是一本非常火的历史风格小说,它的书名是 朱元璋十八子打造岭南 ,这本书百看不厌,构思新颖,本文的简介是:徐达看了耿炳文一眼,询问道:“陛下这次出巡,没出什么岔子吧?”“没有。”耿炳文摇摇头。几个人直入御书房。御书房内,朱元璋面前案牍上的奏折早已堆积如山。他和朱拓不同,朱拓是能偷懒就偷懒,而朱元璋勤勤恳恳,每个奏折都会认真批阅,并给出自己的意见。“叩见皇上。”几位大臣一同行礼。“起来吧。

封面

《朱元璋十八子打造岭南》精彩章节试读

徐达看了耿炳文一眼,询问道:“陛下这次出巡,没出什么岔子吧?”

“没有。”耿炳文摇摇头。

几个人直入御书房。

御书房内,朱元璋面前案牍上的奏折早已堆积如山。

他和朱拓不同,朱拓是能偷懒就偷懒,而朱元璋勤勤恳恳,每个奏折都会认真批阅,并给出自己的意见。

“叩见皇上。”几位大臣一同行礼。

“起来吧。”朱元璋的声音不急不缓,将奏折放下,问道:“近些日子,朝中可发生什么事了?”

徐达上前,禀报道:“近期对全国的官员进行了考核,在上一年任免的官吏中,有十个人是不称职的,还有三个人应当得到升迁。”

“还有晋中今年发生大旱,恐怕会导致百姓逃荒,这些百姓需要妥善安置。”

“嗯,这些事情按照规矩制定方案吧,该罚的罚,该升的升,至于逃荒的百姓,调拨粮食妥善安置。”朱元璋有条不紊的安排。

“还有……”徐达欲言又止。

“还有什么事,直接说。”朱元璋道。

“辽东地区挖出一块龟壳,上面写着大明气数已尽,有不少百姓信以为真,再加上有元廷余孽作祟,酿成了不小的兵变。”徐达说道。

急性子沐英抱拳道:“陛下...“嗯。”朱元璋摆摆手,道:“你们可有什么办法。”

徐达说道:“朝廷已经派兵镇压,用不了多久,兵变就会消除。”

朱元璋叹气道:“今年一年发生了数起兵变,大多是边陲之地,民风彪悍。长此以往,兵变祸及关内,就酿成大祸了。”

“再说,每一次发生兵变,多是用重兵镇压。哎,这些百姓本来就对大明没有归属感,再这样下去,百姓们就和大明离心离德了。”

徐达叹道:“百姓们大多愚昧,朝廷的威望又低,每次安抚都起不到太大作用。”

一听这话,朱元璋想起了朱拓所说的报纸。

于是开口道:“如果说有一种东西,能够将朝廷的政令传到地方,不光如此,还能让百姓知道朝廷在做什么,宣传一些种养殖知识,简单的医治方法,如何?”

“嗯?”

徐达和沐英顿时一愣。

皇帝老大今天脑子抽风了吧?

天底下哪有这么好的东西?

“二位不信?”

两个臣子同时点了点头。

“朕也不信。”

那你说个锤子啊,徐达和沐英差点没喷出一口老血。

谁知朱元璋又悠悠道:“但是我却见到了这样一件东西。”

“什么东西?”徐达和沐英顿时起了好奇心。

朱元璋拿出一张纸,道:“在这纸张上面,撰写朝廷近期发布的政令,还有最近的发生的事情,还有关于农作物的播种等知识。”

“然后将这些纸发到全国各地,这样百姓们知道朝廷在做什么事情,长此以往,百姓们也就认可了大明。”

众人狐疑的看着这张纸。

小小纸张,竟有如此大的威力?

“陛下莫不是被人诓骗了?”

“这件事大有可行,你们想,为什么百姓会生乱?就是因为部分百姓不认同大明。甚至在边远地区,有贪官污吏假传政令,巧立名目强行征税。”

“所以,咱们只要将朝廷做的事情传播出去,潜移默化的让百姓们认同大明,这样,就再也没人生乱了。”

朱元璋有着强大的自信。

但是徐达还有些不理解,问道:“陛下,咱们每个县府都设立了邸报,这个报纸和邸报有什么区别?”

朱元璋不厌其烦的解释道:“邸报只是在一小撮人中传播,影响力并没有那么大。而报纸不同,报纸是要推向全国各地,做到家喻户晓。”

“这个叫什么……”朱元璋微微思索。

李学忠提醒道:“发动百姓。”

“对对对。”朱元璋笑了笑,道:“发动百姓,将百姓拧成一条绳。”

徐达此刻有些理解了,说道:“既然这小小报纸有这么大的威力,那老臣亲自负责此事,力争在年前将这报纸推向全国。”

朱元璋含笑:“辛苦了。”

徐达忍不住问道:“陛下,这个方法是从哪个高人那里得来的?”

朱元璋脸黑了黑,闷声道:“我从一个黄口小儿那里听来的。”

徐达一脸疑惑,这办法能是一个黄口小儿想出来的?

朱元璋不想再继续这个话题,又问道:“太孙最近在做什么?我巡视之前不是让他监国吗?为什么还有这么多奏章?”

徐达皱眉道:“太子每日在国子监用工读书,跟随黄子澄黄太傅学习经义,对于朝中大事,他……了解不多,所以并没有插手。”

“哦?”朱元璋脸上露出怒意,天天跟着黄子澄读书?

他是太孙,未来要继承大统的!

死读书有什么用?

朱元璋道:“你们难道没有将政事禀报太孙吗?”

徐达摇头解释道:“皇太孙性格温和,没有执政经验,我等将政事禀报他后,他迟迟不做出决定。有时候就算做出决定了,也没有魄力实施。久而久之,皇太孙就将政事全权交给我等了。”

朱元璋听后怒气更胜。

他废了中书省,又裁撤了丞相之位,就是为了将朝政全权握在手中。

可朱允炆倒好,却将权利下放,整日泡在国子监读书!

难道等他死后,明朝的皇帝就要变成吉祥物了吗?

但这也不能怪徐达等人,怪也只能怪朱允炆不争气。

“朱允炆现在何处?带我去见他。”朱元璋语气中微微夹杂着怒气。

第11章敢削藩,我就削你脑袋

朱元璋这次巡视全国,第一,是为了看看他亲手打下的江山,看看大明的百姓生活的怎么样。

第二,就是想远离朝堂,让朱允炆逐渐熟悉庙堂之事,最好能办成一两件事情,树立起自己的威望。

然后自己也可以逐渐将事务交给朱允炆,做到权力平稳过渡。

可让朱元璋没想到的是,朱允炆竟然这么不中用!

平日里朱允炆表现的温文尔雅,待人彬彬有礼,又饱读诗书,和岭南那个胡作非为的朱拓一个天上,一个地下。

但到了关键时刻,却派不上用场。

朱元璋发现自己把一切都想的太简单了,朱允炆没有那个能力震慑群臣,如果贸然把大明交给他,恐怕会引起动乱。

难道真像朱拓说的那样?朱元璋猛地想起朱拓说的话:“朱允炆能当皇帝吗?他没这个能力知道吧,还想撤藩,他能撤藩吗?”

朱元璋摇摇头,将这些思绪抛之脑后,最起码朱允炆没有撤藩的意图,对待他那些叔叔们也很尊重。他心里不断琢磨,要怎么才能把朱允炆调教成一个贤君。

“好,诸位爱卿近日辛苦了,且回去休息吧。”

“有其他话明日再说,摆驾东宫。”

东宫,朱允炆正和黄子澄、齐泰、方孝孺三人探讨仁政。

方孝孺捧着一本书,摇头晃脑的说道:“殿下,治大国如烹小鲜,大明久经战乱,百废待兴,这个时候,更需要以仁义为本,不用去震慑群臣,要敬重群臣,让他们……”

朱允炆点头称是。

齐泰笑道:“殿下自然是明白这个道理的,现在主要问题是朝中骄兵悍将太多,他们都不服殿下,这些人都是隐患啊。”

这个时候,朱元璋已经来到了东宫门前,听到了屋内几人的谈话。

他并没有推门进去,也没有让人去通报,他想听听朱允炆有什么办法。

这时,朱允炆的老师黄子澄说话了。

“此事易尔。”

黄子澄作为一个满腹经纶的大儒,还是很得朱元璋的器重的,要不然也不会安排给朱允炆当老师。

在朱元璋看来,黄子澄这种大儒教导朱允炆,能让朱允炆快速成长为一个明君圣君。

但接下来黄子澄的话却让朱元璋勃然大怒。

只听到黄子澄道:“当今天下已定,大明太平无恙。朝堂之上虽然有一些骄兵悍将,但是他们都垂垂老矣,兴不起什么风浪,所以不足为惧。”

“我认为,今后大明的大患,乃是那些拥兵自重的藩王!”

一言既出,朱元璋心中大震!

此时的黄子澄脸上露出一丝得色,如今朱元璋在位已经有二十五年了,疲态尽显。

等到朱允炆上位后,自己就是帝师,再加上朱允炆对自己如此敬重,到时候,自己的权利会无限大。

“那如何解决,黄师可有良策。”朱允炆不由的问道。

门外的朱元璋听到这句话,眼中再次流露出怒意。

一方面,是为了黄子澄敢冒犯皇家权威愤怒,一方面是朱允炆这种百依百顺的态度愤怒。

身为皇上,要喜怒不形于色,让臣子捉摸不定自己的情绪。

可现在的朱允炆呢,完全是对黄子澄唯命是从。

自己罢免宰相的职务,为的是什么,为的就是皇权的集中,朱允炆倒好,如此倚重这个黄子澄。

黄子澄缓缓道:“殿下,当今藩王手中握着大量的兵马钱粮,时间久了,不服从中央调令,难免会出现汉初七王之乱的景象。”

“故臣斗胆,献上一策,那就是削藩!”

门外的朱元璋已经怒不可遏。

真让朱拓说准了!

他朱元璋分封藩王,以拱卫大明藩篱,为的就是保大明江山千秋万世。

可他朱元璋现在还没死呢,这些人就敢言削藩之事,朱元璋恨不得马上推开门,将这几个胡言乱语的儒生千刀万剐!

但是他迟疑了,他想要听听朱允炆的态度。

而朱允炆听到这话后,问道:“黄师何出此言?”

年轻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波澜不惊。

朱元璋心中一惊。

屋内的黄子澄还在继续说着:“殿下,这是为了保我大明江山的千秋万代,现在藩王的势力还很小,削藩比较容易,等他们势力大了,那就难了。”

朱允炆摇摇头道:“藩王们都是本殿下的叔叔,骨肉血亲情同手足,本殿下怎么下得去手?”

听到这话,门外的朱元璋心里升起一丝暖意。

幸好,这个孙子还算明白事理。

也不枉费自己费了一番心血。

但是黄子澄又说道:“虽然藩王和殿下同为太祖血脉,然而亲兄弟明算账,他们不可不防。再者说,殿下这是为了天下百姓负责,为了大明江山负责,削藩一事,势在必行……”

朱允炆听到这话,也忍不住点点头:“黄...这时候齐泰笑着道:“现在说这些还早呢,毕竟陛下……”

他话还没说完,门哐当一声,突然蛮横的被人推开。

几人循声望去,正看到朱元璋那张愤怒的脸庞,只见他冷冰冰的喝道:“毕竟朕还没死!”

“陛下!”几人大惊失色,慌忙的跪下行礼。

朱元璋冷冰冰的目光扫过,在黄子澄三人身上不断打量,看着他们发抖的身子,朱元璋从牙缝里迸出几个字:“你们该死!”

一旁的耿炳文眼眸微眯,盯着三人,只要朱元璋一声令下,就会擒下他们三人。

齐泰吓的战战兢兢,一脸惊惧。

这位皇帝,从放牛娃一路拼杀到九五之尊,气场之强大,只用一句话,就让空气凝结在一起。

朱允炆赶紧解释道:“皇爷爷,我的几个老师只是在讨论政事,胡言乱语了几句,还请皇爷爷原谅啊。”

“呵呵。”朱元璋冷笑不已:“谈论政事?讨论如何将我的儿子入刑吗?官员敢言皇家之事,死罪!”

朱允炆也吓的脸色苍白,但仍为他们三人开脱:“我的三位老师只是告诫我要以史为鉴,皇爷爷,他们也是为我好。”

“好一个以史为鉴,好一个为你好!”朱元璋动了杀意:“我倒要听听,你们能讲出什么东西,来,接着给我讲!”

听到这话,黄子澄等人缓了一口气,黄子澄壮着胆子道:“当年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后,大封刘姓宗室为天下诸王。”

“本以为能拱卫朝廷,却不想这些诸侯日复一日壮大,最终直接威胁到朝廷的统治,酿成了七王之乱,给天下百姓带来多少苦难。”

“此时此刻,我大明的情景与大汉何其相似,不趁着此时削藩,难道等他们尾大不掉时,再进行削藩吗?”

朱元璋依旧冷笑,说道:“还有吗?一股脑全说出来。”

这时候,黄子澄也豁出去了,大声道:“远的不说,就说大唐,设立节度使,并立藩镇,同样是想着能够替大唐守牧一方。”

“可是结果呢,安史之乱,节度使安禄山率兵造反,使煌煌大唐从此一蹶不振。”

“还有西晋的八王之乱,汉末的诸侯割据……”

朱允炆也有了底气:“皇爷爷,这些都是血淋淋的例子,您为什么纵容藩王呢?即使他们是您的子嗣。”

朱元璋脸色变得铁青,恨铁不成钢的怒骂道:“你身为储君,眼界竟然如此狭隘!”

“你真以为,就因为他们是我的子嗣,所以我才将他们分封?”

“幼稚!大明幅员辽阔,又刚刚建立,许多边远的地方根本不知道大明,甚至还有元廷余孽作乱。朕将你的叔叔们分封过去,就是让他们镇守一方!”

“天下未定之时,就朝这些手足亲族下手,简直是自毁城墙!”

“再者说,如果没有了这些藩王帮你,那朝廷的官员就没了忌惮,尤其是那些腐儒、那些老臣,恐怕要骑在你的脖子上作威作福了!”

说到最后,朱元璋眼眸中流露出浓浓的失望。

朱允炆看似仁义道德,但做起事情来幼稚的可笑。

也怪自己,从前过于宠溺他了,没有好好磨砺他。

这个时候,朱元璋又想起岭南的朱拓了,朱拓这小子才十六岁啊,就办了这么多大事,就是因为,岭南那穷苦的地方能激发人的斗志。

宝剑锋从磨砺出,梅花香自苦寒来。

朱元璋看着黄子澄三人,愤怒的叫道:“来人啊,将这三人押入大理寺监牢……”

朱允炆大惊失色,急忙上前:“皇爷爷!还请看在这三位是我的恩师,放了他们一马吧。”

朱允炆的声音有些发抖,夹杂着一丝哭腔,眼中满是哀求。

朱元璋嘴唇微微颤抖,这朱允炆为人倒是仁义,但过于妇人之仁了,最后叹道:“将这三人带下去,闭门思过一个月!”

黄子澄三人任由侍卫带走。

“你也滚。”朱元璋看到朱允炆低着头,大骂道。

等朱允炆走后,朱元璋流露出深深地疲态,大明帝国的接班人,自己真的选对了吗?

柔善的朱允炆,真的能治理好一个国家吗?

“陛下,您好好保重身体。”耿炳文劝道。

朱元璋摆摆手,轻声道:“我没事,你说,朱拓那小子,真的能未卜先知吗?”

第12章岭南长史真不是人干的

耿炳文思索良久,苦笑道:“或许真的存在生而知之吧。”

朱元璋摇摇头,道:“我原本以为允炆这孩子温良仁义,是一个好的继承人。但现在才发现,他的过于妇人之仁了,容易被别人左右想法。”

耿炳文劝道:“或许陛下对太孙的磨砺太少,才造成太孙不通政事。”

“你说的也有些道理。”朱元璋叹道:“自从标儿去世后,我就把全部心血放在了允炆这孩子身上。唉,这样的允炆,我怎么才能把大明交给他呢?”

“你说,允炆那些叔叔们,要是继承大统会怎么样?”朱元璋突然问道。

一听这话,耿炳文大惊失色,急忙跪下道:“此事陛下一人做主即可,臣不敢多言。”

朱元璋不满道:“你跟随我多年,有什么不敢的,大胆的说,就算说错了朕也不怪你。”

闻言,耿炳文只能硬着头皮分析道:“皇三子朱棡善战多智,又是嫡出,若他继承大统,朝廷上下无人不服。”

朱元璋摇头道:“朱棡虽然有些急智,但是过于残暴,在晋中时曾无故鞭打他的庖厨,他身边的人只要犯错,就会受到严厉的惩罚,他没有笼络人心的手段!”耿炳文又道:“燕王朱棣文武全才、宽严并济,若他继承大统,大明定能昌盛繁荣。”

朱元璋想了想,又道:“朱棣性子过于刚烈,如果他当了皇帝,恐怕会率领军队北征蒙古、西征西藏,甚至连千里之外的朝鲜都不放过……唉,穷兵黩武,大明百姓的日子恐怕不好过。”

耿炳文道:“湘王朱柏宽厚仁义,荆州在他的治理下蒸蒸日上,可当皇帝乎?”

朱元璋叹道:“朱柏优柔寡断,做事瞻前顾后,只有郡守之才,若当了皇帝,天下定会动乱。”

耿炳文摇头道:“我实在想不出来了。”

朱元璋笑了笑,说道:“你还少说了一个。”

“哦,哪个?”

“朱拓!”

耿炳文想了想道:“十八皇子机智神勇、知人善任,又胸怀大志,只不过……”

朱元璋笑道:“只不过他年龄太小,又远离朝堂,在朝中没有支持者。生母去世的早,还是庶出,后宫也没有支持他的。”

“是。”

“算了,不说这些了。”朱元璋收回思绪,道:“我将近期事务处理完,打算再让太孙监国一段时间,最好能把他锻炼出来。”

“好。”耿炳文点头称是。

“到时候,你再和我去一趟岭南。”

“为何?”李学忠诧异。

朱元璋拂须叹道:“我看不透朱拓那小子,打算再去一次,摸清他的底细。”

“是。”

岭南王府内,肃王朱拓持剑和吕青对峙。

从外人的视角来看,这是一场非常不道德的比试,毕竟朱拓拿着木剑,而吕青只拿着一条小木棍。

“吕青,我要出招了!”朱拓表情严肃,挥舞着手中的木剑,甩出一个剑花,然后身形猛地一凝,旋即冲了出去。

吕青并不慌张,一个转身,让朱拓的木剑贴着自己的身体刺空。

而他拿着小木棍,速度极快,那小木棍就像是一条游蛇般,对着朱拓的肩口刺了过去。

朱拓猛地向后一退,手中木剑回防格挡。

吕青抢占了先机,拿着小木棍左右开弓,在空中划出一道道残影,然后落在朱拓身体周遭。

朱拓虽然尽力格挡,但还是挨了不少打。

“不打了,不打了!”朱拓把手中木剑一扔,忿忿道。

吕青笑道:“大王比上个月又进步了不少,上个月大王只能勉强挡住我五招,现在已经能挡住我十招了。”

朱拓叹道:“本王可是要上阵杀敌的,只挡住十招怎么能行?吕青啊,你有没有速成的法子,就那种练习三个月顶别人十年。”

吕青摇头,苦口婆心的劝道:“大王,正所谓欲速则不达,只要大王每日勤加修炼,早晚能把武艺练出来的。”

朱拓点头,思索道:“你说的没错,本王就是因为每天忙于政务,这才把武艺荒废了。所以本王打算每日处理的政务减半,空下来时间去打猎、去射箭……”

吕青无奈道:“大王啊,现在您每天就批改一个时辰的奏章,再减半的话,那岂不是成天打猎了?”

朱拓诧异道:“什么?本王每天就批改一个时辰吗?为什么本王感觉每天在这里坐的腰酸背痛?浑身不得劲?”

这个时候,侍卫来报,说是长史张渭前来求见。

“快快快,吕青,把这些东西收起来,别让长史看见。”

朱拓赶紧把长剑扔给吕青,又慌忙脱下常服,换上朝服,三两步走到案牍前坐下,煞有其事的打开一本奏折。

“臣拜见大王。”长史张渭进殿后,向朱拓行礼跪拜。

他年龄不小...还没等张渭跪下,朱拓就连忙让他起身。

“张大人啊,本王正在批阅奏章,你来找本王有什么事啊?”

张渭朝朱拓努努嘴,忍不住提醒道:“大王,您奏章拿反了。”

“哦。”朱拓赶紧把奏章正过来,一本正经道:“本王向来喜欢倒着拿奏章,还请张大人不要见怪啊。”

张渭又道:“大王,您批阅奏章,为什么额头上出汗了?”

朱拓用袖子擦汗,胡扯道:“本王心中为岭南忧虑啊,每每见到这些奏章,心中难以控制激动的情绪,所以冒出了汗。唉,我岭南百姓不容易啊,还好有张大人这样的人才帮助本王。”

对于朱拓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,张渭脸色平静的犹如一潭死水。

唉,都怪自己当年心太软,本来在山里潜修的好好的,一不留神答应了朱拓,然后出山入仕。

结果朱拓这逆子真不是个东西,所有的事务一股脑扔给了自己,甚至有时候突然冒出来一个想法,就让自己研究研究。

鬼知道他这两年经历了什么。

这长史真不是人干的。

“大王啊,老臣请辞去长史之位。”张渭突然说道。

一听这话,朱拓顿时急了,三两步走到张渭面前,一把就攥住他的手:“张大人啊,岭南要是失去了你,就犹如大明没了皇帝!”

闻言,张渭嘴角抽了抽。

这种大逆不道的话也是能说的吗?

张渭摇头道:“自从我当了长史,大王无论什么事都一股脑的塞给我,老臣精力不足,实在是有心无力了。”

朱拓叫道:“张大人,本王没有交给你多少事情吧?”

张渭掰着手指头算道:“是没交给老臣多少事,老臣刚当上长史时,大王便把垦荒的事情给我了。后来,随着打败土司,大王又要迁徙人口,还要修建道路,现在又是秋忙,大王也全都交给我了。”

“除此之外,还有各个官员的任命、考核、监察,甚至连与土司的来往交流也交给老臣。”

“老臣实在是分身乏术,唯恐耽误了大事。所以,大王还是任命别人当长史吧。”

张渭一股脑的说了出来,他年龄都那么大了,朱拓还交给他那么多繁重的事务,就算是拉磨的驴子也没这么使唤的。

朱拓安慰道:“张大人啊,这是造福岭南的大事。你想想,垦荒、农忙、军事,这些事情对岭南百姓都是有大好处的。”

“您是个儒者,知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,当年您有大志向,却只能当一个小小的老师。现在,本王将这么多事交给您,是信任您,是想让您尽情发挥才能的啊!”

张渭脸皮抖了抖。

他都六十多岁了,黄土都埋到脖子了,还发挥个锤子啊。

再发挥就该猝死了。

张渭的脸色很是苦涩,道:“可大王交给我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。”

“您不要嫌多,您要为岭南百姓考虑考虑啊,实在不行,也为自己的后代着想啊。如今本王封给了你两千多户,若是把这些事做好,起码还能再加一千户,这在岭南可是独一份的荣耀啊。”

“现在您出门,哪个人见到都要行礼。岭南的百姓敬重您,甚至把你当成了大善人,岭南要是治理的好,您就是头功……”

“可是……”

“没什么可是。现在岭南百姓过得不容易啊,衣不蔽体,食不果腹,就是因为这些政策还没实施,您看着街上的百姓不心痛吗?”

对朱拓的言辞,张渭早就听惯了,甚至都能背下来。

第一,打亲情牌,说如何信任自己,如何敬重自己之类的。

第二,打感情牌,说岭南缺不了自己,话语之严厉,好像只要少了自己,岭南的百姓明天就要全饿死了。

第三,就是激将牌,说自己身为一个儒者,要为天地立心,为生民立命,为万世开太平,要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觉悟。

他就不明白了,儒者是和你有仇吗?

动不动就想让人家累死。

虽然大王爱吹牛逼,但大王说的话也有真的,他的土地越来越多,他的身份越来越高贵,就算是太尉士子梁见了他,也要行礼。

他的亲人也被朱拓妥善安置,每个亲人都以他为豪,这让他心中也不由得感激朱拓。

朱元璋十八子打造岭南朱元璋朱拓的精彩分享,了解更多完结小说,就上本网站。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