实见汇文-展现真实之美

通化:“小巨人”的硬核力量

拼经济,如何下好创新“先手棋”? 通化 市聚焦实业、精耕细作“小巨人”企业,提升高质量发展竞争活力。

5户国家级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、54户省级“专精特新”中小企业、67户市级“专精特新”中小企业……

小巨人,小而专、小而精。通化市这股硬核力量,聚焦关键技术、深耕专业领域、拓展国际市场,创新发展的活力因子释放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。

让“通化制造”走出国门。走进通化建新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厂房,工人们忙着加工零件、组装整机,正加紧生产一批3.2亿元的订单。

该企业是一家主要从事合金提取镍、钴、锰、铬等新材料设备的制造及自动化控制系统开发、安装、调试等于一体的EPC专业化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,业务覆盖东南亚、非洲、美洲、澳洲、欧洲等地,技术及市场占有率为国际领先水平。

让人惊讶的是,成立之初,这家公司只是一个生产输送机传送带零部件的小企业。

“多年来,坚持自主研发、致力于技术创新,我们独创了在氧化矿中采用火法加湿法工艺对电池级硫酸镍、硫酸钴生产线成套设备的开发与制造技术,填补了国内、外空白。”说起自家的“独门绝技”,公司办公室副主任任坤介十分自豪。

展开全文

一路钻研创新,通化建新科技有限公司被工信部评为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、“单项冠军”示范企业,拥有国家专利46项。

在建新科技数控班班长李强看来,他所任职的公司是一家“有追求”的企业。

“2017年来到建新后,我成功申报了5项专利,还有2项专利待批。”企业注重创新与研发,激发了李强和很多工友的无限潜能。

以专注铸专长,始建于1958年的通化石油化工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,是中国第一台石油修井机的诞生地。多年来,企业开创了石油装备行业数个零的突破,创制了中国第一台组合冲砂修井装备和无绷绳修井装备。

走进企业智能化联合厂房,技术能手们匠心智造,正在机械的轰鸣声中忙碌着。公司副总经济师薛丽萍告诉记者,专注石油钻采设备的研制和创新,企业核心产品覆盖国内各油田及全球主要产油区,国内市场占有率达40%以上。

“这款产品是我们为用户量身定制的60吨无绷绳修井机,所有装置装在二类底盘上,运输方便、作业占地面积小,成为许多油田用户的首选产品。”薛丽萍视如珍宝地介绍。

产品迈向高精尖,市场需求才能更旺盛。以人工智能技术融合为核心方向,通化石油化工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在国内首创智能试油车、智能修井车、智能远程钻采控制系统,并在核心智能硬件开发领域实现关键性技术突破。累计获得专利130多项,发明专利6项,90%完成成果转化。

“我们将持续探索人工智能技术的装备融合与应用落地,力争成为石油钻采领域智能自动化和低碳节能化的引领者。”薛丽萍对企业未来发展充满信心。

用高科技产品撬动大产业,吉林省华兴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集高端多用途金属粉体材料生产、研发、销售于一体,主导产品广泛用于国防通讯、航空航天、新能源汽车电池及充电桩、5G通讯等领域,研发的雾化铁硅430A合金粉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。

着力深挖潜力,降本增效,企业还自主研发全新生产线,产量增长5至6倍的同时,极大降低能耗,工艺世界先进。

“目前产品供不应求,只能挑订单生产。今年1至5月份,企业累计实现产量8000吨。”公司负责人张杰说,抢抓新机遇,拓展新增长点,企业发展呈现产销两旺的火热态势。

推动“小巨人”稳步“大创新”实现大发展,通化市全力在“小巨人”成长之路上保驾护航,印发《通化市“专精特新”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梯度培育工程实施方案》,实施分级培育、创新提升、金融服务、创业孵化、人才培育、公共服务“六大工程”,有效推动全市中小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。

如今,走“专精特新”发展之路,通化一个个专注于细分领域、掌握关键核心技术,创新能力强、市场占有率高、质量效益优的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茁壮成长,正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。

相关推荐